法国号教案(精选3篇)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法国号教案(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学唱《法国号》这首歌,并学习用浑厚而有弹性的声音模仿、表现法国号的音色;用连贯而充满热情的声音表现自信的“我”。并能用打击乐器丰富歌曲的表现力。
2、能认识法国号的外形,知道其另一个名称——圆号,并熟悉其音色。
3、通过《法国号》的演唱和声势的练习,掌握四三拍的强弱规律。
教学重点:
1、用连音、断音的演唱形式表现《法国号》。
2、感知圆舞曲的风格特点,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3、了解法国号的相关知识。
教学难点:
1、对最后一句音准的把握。
2、用富有弹性、连贯、舒展的声音演唱歌曲《法国号》。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电子琴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快乐的音乐四十分又开始了,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度过这美好的时光,随音乐和老师一起动起来。(听音乐律动)
1、师:今天老师请来了很多的乐器朋友,你们看看都有谁?
钢琴
小提琴 课件出示
二胡
2、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个乐器,同学们你们猜猜它是什么乐器?(课件出示)
3、了解“法国号”
多媒体出示圆号(法国号),并简介。
师:它的形状是圆形的,所以还有一个名字叫“圆号”。由于法国人对它的发展做了很大贡献,所以又叫“法国号”。
4、“同学们,你们喜欢法国号这位新朋友吗?那让我们听听《法国号》这首优美的歌曲,感受一下歌曲是几拍子的。
5、音乐知识渗透,讲解三拍子强弱弱的规律。
二、歌曲教学
1、师:刚才我们听的乐曲是法国莱茵河的民歌,莱茵河是法国一条非常美丽的河流。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
2、教师范唱歌曲
3、观察歌谱:
(1)有几个乐句?(4个)
(2)观察这4个乐句有什么发现?(第1、3乐句是完全一样的)。
4、教师带领学生有节奏地读歌词。
5、学生随琴轻声模唱歌曲。
6、学生跟琴演唱歌曲。
7、指导学生难唱的乐句。
8、歌曲中反复出现的“嗡巴巴”是模仿的什么声音?(法国号)指导学生用浑厚而有弹性的声音模仿、表现法国号的音色。“谁在唱歌?”“每天这样。”要怎样唱?(要唱得连贯悠扬。)“那就是我的法国号”要怎样唱呢?(结合强弱规律,要有韵律。)
9、指名学生唱歌曲,要求学生用浑厚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10、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完整地演唱歌曲。
三、拓展
1、学生用拍手的形式为歌曲伴奏。
2、为歌曲创编舞蹈动作。
四、小结
时间过得真快,大家表演的很精彩,舞跳得好,歌也唱的很棒。老师非常高兴和大家一起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刻,让我们再次唱起《法国号》。
执教教师:
李炜炜
学校:
荥阳市第二小学
学科:
音乐
教材版本:
人民音乐出版社
课题:
第一册第七课《小小音乐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法国号》,用连贯而充满热情的声音表现自信的“我”。
2、掌握四三拍的强弱规律,感受不同情绪的《法国号》并用律动为歌曲伴奏。
学习目标:
1、学唱《法国号》这首歌,并学会用浑厚而有弹性的声音模仿、表现法国号的音色,用连贯而充满热情的声音表现自信的我。
2、认识法国号的外形,知道其另一个名字——圆号,并熟悉其音色。
3、通过《法国号》的演唱和声势练习,掌握三四拍的强弱规律。 学习重点:用富有弹性以及充满热情,自信的声音演唱歌曲。
学习难点:
感受表现三拍子的强弱
设计理念: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运用多种音乐活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鼓励音乐创作来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思维。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欣赏铜管交响乐《法国号》
二、感受《法国号》旋律
1、认识“法国号”,熟悉认识了解外形、音色、名字由来。
2、聆听圆号演奏的《法国号》,初次感受三拍子的韵律
3、感知三拍子
a、介绍三拍子,表现强弱
b、用表示强弱的动作给音乐伴奏(学生欣赏伴奏)
c、学习舞步
引导学生用身体来感受三拍子的强弱
设计意图:在认识法国号这个教学环节上,通过“听——说——奏”的形式,让学生真切的了解法国号的形状、大小、声音、演奏姿势等,在这个认识过程中,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避免了一味枯燥的灌输式讲述,同时采用了体态律动教学法。让学生想象自己是小小圆号演奏员——手捧圆号,随音乐进行律动。潜移默化地感知三拍子的节奏特点。
三、学习歌曲
1、教师随音乐范唱歌词,学生谈感受
2、加声势手势再次整体欣赏歌曲
3、按节奏朗读歌词
4、跟琴轻声慢速哼唱
5、难点解难
嗡巴巴的表现最后一句的处理
6、跟琴连唱歌曲,纠正不足
7、原速演唱
设计意图:
在学生熟悉旋律的基础上教唱新歌, 利用旋律线感受旋律走向,加深学生对歌曲旋律的'印象。难点解决,不断提高学生的演唱技巧和对歌曲的表现能力。
四、表现歌曲
1、分角色演唱
2、学生领唱,老师伴唱
3、学生领唱其他学生伴唱
4、综合角色连唱
设计意图:以不同的演唱形式感知三拍子的韵律,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美、体验美、享受美,激发他们学唱歌曲的兴趣。
五、聆听比较不同速度的《法国号》,感受体验情绪的变化
1、快板(华尔兹版)的法国号
2、慢板(摇篮版)的法国号
3、有感情地演唱原版《法国号》。(边歌边舞)
设计意图:对比体验,感知速度的变化带来不同的情绪。
六、拓展欣赏《那不勒斯舞曲》
1、完整欣赏,随老师划出旋律线
2、再次欣赏一遍
师:站起来,我们再次欣赏一遍歌曲,伸出你的右手划出你的感觉。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里的设计充满了趣味性,利用划旋律线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从而增加学生的欣赏兴趣。
七、结束
师:我们的小音乐家们,最后,让我们唱起法国号,结束我们今天快乐的音乐之旅吧!
(播放《法国号》)
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教学理念是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问题,它贯穿于各个环节,交织在一起,呈现于课堂教学。
本课主要运用了以下的教学理念: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2、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3、面向全体学生。
4、注重个性发展。
5、重视音乐实践,运用多种音乐活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6、提倡学科综合等理念。
教学方式主要有:
谈话式,合作交流式、参与式等等。
教学目标:
1、能认识法国号的外形,知道其另一个名称——圆号,并熟悉其音色。
2、学唱《法国号》这首歌,用连贯而充满热情的声音表现自信的“我”,掌握四三拍的强弱规律。
3、同伴互助合作创编歌词演唱并加上动作与律动表演。
4、能用自制打击乐器丰富歌曲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
1、感知圆舞曲的风格特点,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2、同伴互助合作创编歌词演唱
教学难点:
1、对最后一句音准的把握。
2、能用现场自制的打击乐器丰富歌曲的表现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钢琴、制作打击乐器的材料等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掌握三拍子节奏规律。
1、随《法国号》伴奏音乐引导学生打节奏,初步体验感受歌曲节奏特点。
2、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随音乐拍四三拍节奏。并从中掌握四三拍的节奏规律。
二、律动:
1、教师教三拍子舞步。
师:“3拍子的音乐叫圆舞曲,也叫华尔兹,它的节奏特点像小船在荡漾(边说边做动作)1、2、3有一种起伏荡漾的感觉。让我们用身体感受一下。请起立,跟老师一起来做一做!双手叉腰准备,
2、跟音乐做律动。
“让我们跟着音乐来做一做(前奏晃身体准备,第一、二句左右做,第三、四句前后做。)
三、了解法国号
1、老师想了解一下咱们班学习乐器的情况。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的乐器朋友。揭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法国号。
2、看外形(图片)说说你看到的样子。
3、想不想听听它的声音?(播放)音色怎样?谁来学?应该怎么吹?学一学。
师提醒学生观察法国号演奏姿势,,说明作用一是支撑号身,二是能让音色更柔和一些。
小结:它的形状是圆形的,所以还有一个名字叫“圆号”。由于法国人对它的发展做了很大贡献,所以又叫“法国号”。
四、学唱歌曲
1、初听歌曲,感知内容
有一位作曲家还专门为法国号写了一首歌,我们一起来听听。
要求:歌曲中向我们讲述了什么?情绪又怎样?
2、学唱歌谱,突破难点
(1)跟着老师一起来唱一唱她优美的旋律。
提示:唱的时候要注意音准,小声唱。
(2)观察歌谱
有几个乐句?观察前3个乐句有什么发现?对比唱比较像的第2乐句和第1乐句,注意音准。
观察一下谱子,哪一句音节的变化最多,最难唱?教师弹琴,学生听一听第4句的旋律特点。 总结:像水波纹一样。课件显示旋律走向加深印象。
提问:怎样唱才能体现水波荡漾的感觉?提示:借鉴强弱的规律。
学生再次跟琴集体唱一遍第四句。注意音准和强弱规律。
3、学唱歌词
(1)教师带领学生有节奏地读歌词。
(2)完整地演唱歌曲。(启发、提示学生用浑厚而有弹性的声音模仿、表现法国号的音色;用连贯而充满热情的声音表现自信的“我”。
4、歌曲处理
(1)其中反复出现的“嗡巴巴”是模仿的什么声音?
学生边看歌谱边听歌曲范唱。
思考:“嗡巴巴”是唱得连贯还是要有弹性呢?
(2)学生自己尝试,总结:要唱得有弹性,有强有弱,有韵律。
(3)师生接唱
学生模仿法国号声音,老师唱其余歌词。——交换
(4)男女接唱
男生唱“嗡”,女生唱“巴巴”。
教师:“谁在唱歌?”“每天这样。”要怎样唱?还能唱得有弹性吗?
学生自己尝试,总结:要唱得连贯悠扬。
学生集体再次演唱歌曲。
5、歌曲演绎:
同学们唱得越来越好,让我们拿起法国号,加上脚上的三拍子律动来演唱歌曲。
五、 创编歌词
1、刚才我们唱到法国号,它是乐器的一种,发出嗡吧吧的声音,你能想到换成什么其他乐器,假如到歌曲中来,它又能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2、分小组讨论歌词,该怎么加进歌曲演唱。
3、小组汇报,师要求加进脚的律动,手模仿乐器演奏姿势。
4、全班一起来。(时间允许就做)
六、自制打击乐器伴奏
过渡:小朋友唱得太好了,都称得上小歌唱家了。瞧,你们美妙的歌声把我们的老朋友也吸引来了,看看都有谁呢?(出示打击乐器辨认)它们要为这首歌曲伴奏,共同分享我们的喜悦。但现在乐器不够,需要大家一起来动手做做。
1、交代游戏规则和任务
2、出示参考方法,各组长分发材料,动手制作。
3、引导倾听乐器音色,归类并帮它们分分工。
三角铁 × — — ︱× — — ︱
响板、沙球0× × ︱0× × ︱
⑴分别练习节奏。
⑵为歌曲《法国号》伴奏。
七、 小结:
今天老师非常高兴和我们班级的同学共度了短短的40分钟。让我们再次唱起法国号,跳起我们的华尔兹离开教室。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