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

北京教案

时间:2024-06-13 21:23:58
【热门】北京教案范文集锦6篇

【热门】北京教案范文集锦6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北京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北京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二、三、四自然段,了解体会北京的美。

2、初步掌握、读懂按方位顺序写的段的方法,了解第二自然段按方位顺序介绍北京天安门广场的好处。

3、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和有条理地表述;感受首都北京的美。

4、理解、积累生字新词。

教学内容:

二、三、四自然段。

支持环境:

校园网络,二人一台电脑。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北京图片资料等)

第一课时安排:

创设情境,初读课文,学习字词,初步感受北京的美。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回顾

1、创设情境。

愿意做宣传北京的使者吗?要做一名合格、优秀的北京宣传使者,需要全面了解北京的地理位置,人文景观。心中要有一张地图。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北京》这一课,然后来比一比,谁是合格、优秀的北京宣传使者。

2、复习:(1)、课文从哪三个方面来介绍北京的?

(2)、介绍时,我们应当让听者感受到北京的什么特点?

二、引入情境、学习第二自然段

1、讨论:你们认为最有把握介绍清楚、具体的是这三方面的哪一个方面?为什么?

2、学生进行天安门广场的介绍准备。

(1)、学生读课文,看看哪些景物是要进行介绍的?在有关景物上做标记。

(2)、学生汇报学习成果,老师按照他们说的顺序在.课件上出示相应的图片,散乱放置。

(3)、讨论:怎么才能又快又好地把这些景物放到它们该放的位置上去呢?

(找方位词,学生分小组摆放,教师巡视帮助。等大部分小组摆好后,请一位同学上台演示摆放。)

(4)、小结:看来按方位顺序介绍真是一种好办法。它使我们一读就明白了。下面我们就用课文中按方位顺序介绍的方法,试着通过朗读来介绍天安门广场吧!(三人小组练习介绍,教师巡视帮助。)

(5)、学生介绍天安门广场。学生相互评价(重点落在有没有介绍出天安门广场的美。)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讨论:怎么才能介绍好北京的大街、立交桥,名胜古迹和公园?

2、请两位同学读这两个自然段,体会一下,这两方面的美体现在哪些词语和句子上。

(学生汇报找出的词语)

3、教师提供资料库,学生自行选择小组讨论,结合浏览和课文阅读进行介绍练习。

4、学生介绍,互相评价。(评价标准:有没有让听者感受到北京的美?)

四、小结全课,回应情境创设,拓展延伸

1、朗读课文最后一节,表达爱北京的感情。

2、选择作业:

(1)、回家当宣传北京的小使者。

(2)、到网上查阅资料,在假日小队活动中当宣传北京的小使者。

北京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 认识“央、瓦”等14个生字,会写“央、交”等10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好的部分。

3、 积累好词,了解北京的变化,热爱北京,热爱祖国。

  教学重点:教学目的1、2

  教学难点:教学目的3

  课前准备:新北京图片及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 提问:我们的祖国叫什么?她的首都在哪里?

2、 播放北京的有关介绍片段,激发学生了解北京的兴趣。

3、 板书课题,揭示本堂所学内容进入新课。

二、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 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注意看准字,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记住它。

2、 同桌互考生字,难记的交流认字方法,看哪组能最快记住所有的生字。

3、 学生交流认字过程中最难记的字,并启发学生自己想方法记忆。

4、 重点字教师提示并讲解。

似:在“似的”一词中,字音为shi;

厦:在“大厦”一词中,字音为sha;

阔:读音为三拼的“kuo”,而不是“ko”。

5、 读生字并组词。

6、 根据字形组合猜字谜,学生复记生字。

“庄”、“阔”、“周”、“似”、“拼”、“案”、“厦”、“坛”。

7、“土”还有哪些字。

(1) 区别“坛”、“城”并练习书写;

(2) 自学城市的市怎样写。

8、掌握笔顺写“央”字。

三、再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再认生字。

1、 再自读课文,看谁能读得最流利。

2、 小组接力读,开展竞赛。

3、 读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边读边体会,并争取把它背下来。

四、巩固本堂所学。

1、 全班抽认生字卡。

2、 小火车抽认生字并组词,学生判断正误。

3、判断正误。

4、听写所学四个要求会写的字并注音。

“中央”、“花坛”、“城市”。

第二课时

一、 复习上节课所学。

1、 开火车抽认生字卡。

2、 重点字抽认。

二、 课文,理解内容。

1、 自己读课文,最喜欢哪儿就多体会体会,并告诉大家为什么喜欢它。

2、 走入北京,让我们细细地品味和欣赏新北京的美丽。

第二自然段:

(1)齐读该段,提问:你了解了北京地什么?

(2)你能把你了解到的画下来,再当小导游介绍给大家吗?

(3)看着图再读,边读边想象,边读边体会天安门的美。

第三自然段:

(1)自己读该段,边读边想:这一段给我们介绍的是北京的什么?

(2)听老师读,边读边想象,你看到了些什么?觉得怎样呢?

(3)自己反复再读读,把你觉得美的地方勾出来,并想想它的样子。

(4)体会读。/article/

(5)课后读一读。

第四自然段:

(1)请人读,边听边想:北京还有什么?(名胜古迹、公园、高楼大厦)

(2)老师介绍:

是啊,北京有闻名世界的故宫、万里长城,这些宏伟壮丽的名胜古迹吸引了 ……此处隐藏934个字……>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说话,出示词语

1.出示课文插图或播放根据课文插图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2.看图说话,认读词语。

你看到了北京的哪些美丽的景物,这些景物美在哪里?(根据学生的介绍,随机出示词语。)

二、读句识字

⒈激励学生自己认字。

谁会认生字条中的字?能说说你是怎样记住的吗?

(学生复习已会生字,交流自主认识的生字。)

⒉打开课本,学生自主学词学字。

(1)读课文,用横线画出生字词。

(2)借助拼音读词语,用三角画出词语中的生字,认一认,读一读。

(3)发现容易读错的字并正音。

3.出示词语卡片,领读。(老师领读,学生当小老师领读。)

三、指导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听教师范读,想一想: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2.自由朗读课文。

思考:作者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北京的美?这些景物分别有哪些特点?

3.学生质疑不理解的词,师生共同解答。(庄严、矗立、绿树成阴、川流不息)

4.指名朗读课文,大家评议,教师进行朗读指导。读出北京的美丽,读出我们的自豪,读出我们热爱伟大祖国的语气。

5.小组交流搜集到的北京新变化的资料。

四、反馈评价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首先让学生边自学课文边在白纸上画草图,好了后通过实物投影仪进行反馈,最后,教师在黑板上进行校对、指导、讲解。这样的课堂设计,使百分之八十的学生对本段按方位顺序介绍天安门广场极其周围的建筑物有初步的印象,达到了教学的'目标,也巩固了本单元的阅读训练重点。但由于本堂课的时间教师掌握得不够,前松后紧,因此,课堂上的朗读训练还是不到位。

第二课时

一、感情朗读课文

⒈小组读

⒉读喜欢的段

二、指导写字

⒈找出左右结构的字,引导发现左右结构的字书什么特点。

⒉教师范写,/article/有重点地指导。

本课要写的字,包含了独体、上下、左右、全包围四种结构。提示、范写易错的笔画和不容易写好的字。

同偏旁的字:坛、城,国、图。

突出主笔的字:央(长横)、旁(秃宝盖)、城(斜霍:

观察字形后,边示范边讲解:提土旁横宜短,竖起笔要高;方框不要充满格子,上下左右都应该留出空隙;秃宝盖的横宜长,覆盖下面的方字的弯度,就像一把弓。

⒊学生描红练习

三、实战活动

搜集有关北京的图片、明信片照片、邮票、火花、文字资料等,在班上展示、交流。

板书设计:

10 北京

天安门

柏油马路

立交桥

北京教案 篇6

【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会查找世界各地的时区,并计算它们的区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

你知道北京是下午14:00时,纽约是几点?伦敦是几点?为什么媒体报时,总是说北京时间几点钟?想要搞清楚以上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以下重要问题:

二地方时

时间是客观存在的,但时间的量度却是人为研究、规定的。

正午12时的规定:当太阳位于某地的正南或正北方向时,那里就是正午12时。

想一想当地球上的某一地点处于正午12时,其他地点处于什么时间?这与地球的自转有关吗?

地球上相同经度的地区时间一样吗?不同经度的地区时间一样吗?

请同学们拿出地图,想一想,某一瞬间,同一国家处于不同经度的城市的时刻一样吗?为什么?

请做模拟实验:

将地球仪北极朝向自己

1在不同经线上用橡皮泥粘上不同的火柴(2~5根)观察时间

2在同一经线上用橡皮泥粘上不同的火柴,观察时间

完成教材提供的关于地方时和区时的读图与填空

地方时:同一瞬间,经度不同的地方时刻是不同的,这种因经度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

为什么东边的地方时总是比西边的地方时来的早?(与太阳东升西落,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联系起来考虑)

三、时区的划分

思考:教材提供的地方时问题,讨论

同一瞬间不同地方的不同时刻不同,为什么?

在生活实际中,在一定区域内应统一使用某个地方时作为该区域的标准时间,而又得避免大范围(如全球)共同使用某一时间。这个观点就是时区划分的根据。

北京时间和北京的时间有什么不同?

中央经线有什么特点?

什么是区时?

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全时区统一使用的标准时间叫区时。

区时和地方时的区别是什么?

我国所有地区采用北京时间吗?

仔细观察“国际时区划分图”,想象把此图粘在地球仪有重合的部分吗?

时区的划分是客观存在的,还是人为划分的?

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左右各多少度?

计算:

1完成教材提供的关于世界各地时区的计算。

2北京午夜23:00时,我国新疆、巴黎、纽约、东京、等地的时间是多少?

四.日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

假如北京是5月23日下午14:00,请你对照时区图,写下此刻不同时区的日期和时间。你发现了什么?

怎么办?

为什么要划国际上统一遵循的日界线?

日界线在那个时区?

什么是国际日期变更线?为什么这条线不是直的?

从北京出发,向西环球航行一周,每经过一个时区,应如何拨钟表上的时间,回到原地时,钟表上的时间有什么变化?怎样纠正?

相反,向东航行呢?

仔细阅读教材提供的关于日界线的“读图”,填空。

拓展:有两个双胞胎在从西向东越过日界线前后出生,他们出生的时刻一样吗?出生的日期一样吗?

提示:日界线所在东西十二区的时刻是一样的。

如何理解日界线西侧是新的一天的起点?人为规定的,根据: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从日界线西侧开始,自西向东每跨过一个时区加一小时,到日界线东侧时加了24小时,因此到了下一天,比如日界线西侧是5月2日0点,日界线东侧是5月3日的0点,根据地球每转一圈是一天,在任一时刻,日界线以东的区域已经转过一天,进入第二天,而日界线西侧还是该天的起点。如:在东西十二区里,如当日界线西侧为上午10点时,日界线东侧也为上午10点,它却已是第二天的上午10点。

完成教材提供的关于五一节的讨论

新课结束,小结

作业:认真完成课后练习和科学作业本上的练习。教案《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教案2》,来自网!

《【热门】北京教案范文集锦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