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班语言教案9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托班语言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适合学龄:托班
涉及范围:故事、人际交往、语文
一、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喜欢听故事。
2.说“白白的牙齿真漂亮”。
二、活动准备
1.玩具小熊。
2.故事mp3
三、活动过程
1.出示玩具小熊,引起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玩具小熊的故事可多了,今天我们要讲一个《小熊拔牙》的故事。
2.教师讲述故事。
——故事里有谁?他最喜欢吃什么?后来怎么办?
3.放故事mp3第二遍,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嘟嘟熊笑起来很漂亮,为什么?学说:“白白的牙齿真漂亮!”
——后来小熊的牙齿为什么会变黑的?
——小熊牙疼时是什么样子的?我们来学一学。
——小熊拔了牙以后,是怎么做的?
4.请幼儿当医生,每人对小熊说一句话。
——让我们来告诉小熊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牙齿吧。鼓励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说话。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倾听故事,感受真挚且深切的母子深情。
2、能在集体面前大胆的表述自己对妈妈的爱。
3、联系用夸张的动作和语言表达抽象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1、兔子玩偶一个
2、故事《猜猜我有多爱你》
3、课件《猜猜我有多爱你》
4、围巾、楼房、星星图片各一张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兔子玩偶,创设情境,启发有而思考问题,并激发哟而产生倾听故事的兴趣。
(1)小兔子很爱他的妈妈,猜猜他有多爱自己的妈妈呢?
(2)他会对妈妈说写什么呢?他会对妈妈做哪些动作呢?
2、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和夸张的动作讲述故事《猜猜我有多爱你》,请幼儿安静地倾听。
3、教师播放课件,分段讲解故事,并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回忆和梳理故事情节,幼儿自己作答。
(1)请欣赏故事的第一部分,讨论相关问题。
(2)小兔子问了妈妈一个什么问题?兔妈妈是怎么回答他的?
4、请幼儿欣赏故事的第二部分,讨论相关问题的同时,进行夸张的动作表演。
(1)小兔子是怎样表达对妈妈的爱的?他是怎么说的?怎样做的呢?
(2)兔妈妈是怎样对小兔子说的呢?又是怎样做的呢?谁的爱更多一些?
(3)你能模仿小兔子和兔妈妈所做的动作吗?
5、请幼儿欣赏故事的第三部分,讨论相关问题,并进行动作模仿。
(1)小兔子临睡前,对兔妈妈说了什么?
(2)小兔子睡着后,兔妈妈做了什么?说了什么?
6、教师出示围巾、楼房、星星的图片,引导幼儿借助图片的内容,模仿故事中的小兔子,大胆表述自己对妈妈的爱。
(1)教师启发有而通过观察图片,用类似“楼房有多高,我就有多爱你”“我爱你一直到星星那里”等语句练习表达。
(2)请幼儿认真观察图片,说一说自己对妈妈的爱。
四、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仿编故事《猜猜我有多爱你》,并将故事中表达“我有多爱你”的语句换成自己的语言。
五、活动结束
活动结束后,教师还可以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再次阅读故事,相信通过这一次的亲子共读,无论是对家长还是对孩子都将是一次美好的亲情体验。
设计意图:
《红绿灯》这首儿歌只有四句,语言直白,通过直观的图片引导来帮助幼儿学习儿歌,学起来比较容易。孩子们经常能在马路上看到汽车和红绿灯,而托班孩子的.语言能力有限,通过本次活动,不但可以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丰富词句,还可以让孩子从小了解并遵守交通规则。
活动目标:
1. 理解儿歌《红绿灯》。知道“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
2. 能有节奏地念儿歌,初步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活动准备:布置场景(小动物的家)、塑料方向盘每人一个、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幼儿听音乐开汽车入场。
二、教师在游戏中引导幼儿学习儿歌《红绿灯》
1.根据儿歌内容提问:
(1)刚才我们是怎么进来的?(开小汽车)
(2)小汽车发出的声音是怎么样的?
(3)是谁在当司机啊?是小朋友自己当司机,我们说:“我来当司机。”
2、途中碰到“红绿灯”,提问:看到红灯我们应该怎么样?(红灯停)变成绿灯了,我们才可以怎么样?(绿灯开)
3、游戏:“到小动物家去”。教师带领幼儿去小动物家,边开车边学习儿歌,并邀请小动物上车。游戏可反复进行。
4、教师发给每个幼儿一个方向盘,鼓励幼儿自己边开车边念儿歌。
三、教师带幼儿听音乐边念儿歌边开车出活动室。
附儿歌:红绿灯
小汽车,嘀嘀嘀,我来当司机。
红灯停,绿灯开,真呀真开心。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引发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2.帮助幼儿积累相关的认知经验,鼓励幼儿开口说。
活动准备:
1.图谱。
2.小狗小猫等卡片。
活动过程:
一、教师与幼儿自由交流经验
师:小朋友们有没有发现今天啊班里多了许多的客人老师,他们啊是来瞧瞧托(2)班小朋友表现的棒不棒,小朋友们棒不棒啊?
1.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们现在是冬天,冬天会刮风,下雪,天气非常冷。所以小朋友的爸爸妈妈会给你们穿什么呀?手上戴上什么?脖子上围上什么?头上戴什么?
二、讲述故事。开始至“原来是一条围巾”。
师:这些衣物都可以让我们的身体暖和起来,那小动物们在冬天怎么办呢?现在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小动物找呀找》,看看故事中的小动物是用什么来取暖的吧!
1.教师讲述故事,开始至“原来是一条围巾”。
2.师:小猫找到了什么?小狗找到了什么?
三、讲述故事“原来是一条围巾”至结束。
1.师:小兔和小熊分别找到了什么?故事中有哪些动物朋友?
2.师:故事叫什么名字?
四、根据挂图完整讲述故事第二遍。
1.教师根据挂图完整讲述故事,引导孩子跟读:一顶帽子、一条围巾、一副手套、一件毛衣。
2.教师总结。
活动反思与建议:
通过本次活动,使教师深深感受到要组织好一个活动,真的需要老师好好的花一份心思,要关注到孩子的学习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尤其是考验教师对教材的把握,一个教材内容如何定位关系到孩子的学习兴趣,关系到活动的有效性,既要让孩子轻松快乐而又能学到一些相关的知识,需要我们用心的思考。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知道快乐就在自己身边,懂得快乐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2、引导幼儿能用“快乐是……”的句式大胆表达自己的快乐。
3、让幼儿感受生活的美好,体会自己拥有的幸福。
二、活动准备
1、故事《快乐的梦》
2、教学课件
3、表现快乐、幸福瞬间的图片
三、活动过程
1、教师讲故事《快乐的梦》,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熊妈妈梦到了什么?
(2)在梦里,她为什么会感到快乐呢?
熊妈妈之所以会感到快乐,是因为在她的梦里,她最爱的人,熊宝宝一直陪伴在她身边。
2、启发幼儿思考让自己感到快乐的事情,初步感知幸福。
(1)什么事情会让你感到快乐?
(2)和谁在一起会让你感到快乐?
3、教师出示教学课件,进入情商彩虹桥环节,引导幼儿观察、描述画面、体会他人感到快乐的原因。
教师提问:看看画面中的人物,他认为的快乐是什么呢?
4、鼓励幼儿用“快乐是……”的句式大胆表达自己的快乐,感受生活的美好。
(1)你们认为快乐是什么?
(2)你快乐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快乐其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我们的生活里出处拥有着快乐。比如,快乐是家人的关爱和陪伴,快乐是幼儿园里有许多可爱的伙伴,快乐是家里的小狗一起玩耍,快乐是拥有自己喜欢的玩具,快乐是吃到自己爱吃的食物等等。
四、活动延伸
进入快乐探索环节,引导幼儿欣赏故事《我为什么快乐》,感受故事传递出的愉快情绪。
五、活动总结
对于幼儿来说,快乐一词比较抽象,又因为它本身就代表着一种内心的感受,所以往往难以表达。因此在活动中,教室可以重点引导幼儿去感受身边的家人、玩伴、游戏等带给自己的快乐感受,从而体会到温暖,感受到快乐。
活动目标:
1.感知我国民间儿歌“颠倒歌”的特点。
2.体验将一件正常事情说颠倒的感觉。
重点难点:
理解颠倒的意思
活动准备:
1.图片
2.音乐
活动过程:
一、教师示范念儿歌《颠颠倒》,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有趣的儿歌。运用多媒体展示中华文化:“颠颠倒”
画面内容,教师示范念儿歌《颠颠倒》,“你们为什么笑呀?”
二、欣赏儿歌《颠颠倒》,感受相反事的幽默感。
老师再次念儿歌《颠颠倒》,请幼儿想一想、说一说老师哪里念错了?引导幼儿回忆并用儿歌中语句讲述。
集体用《颠颠倒》儿歌中的语句连起来完整讲述。
三、引导幼儿认识我国民间儿歌“颠倒歌”的特点,体会“颠倒歌”把事情倒过来说的幽默感。
师:你们把正常事情倒过来说时有什么感觉?引导幼儿体会有趣,学习词语“幽默”
请幼儿说说这些事不颠倒应当是什么样的。
1.引导幼儿把对的说一说。
2.引导幼儿逐句倒过来说一说。
3.鼓励幼儿独自试着把整首《颠颠倒》儿歌内容倒过来说一说。
4.集体念倒过来的儿歌内容。
四、玩“说相反”游戏。
告知幼儿今天是“相反日”,请大家做一件与平常不一样的事情(教师适当提示一下)
如:(1)将自己或好朋友的名字倒过来念。
(2)教师说短句,幼儿将短句反过来说。
(3)教师或个别幼儿做一个动作,其他幼儿做与其相反的动作。
活动目标:
1.能区分不同的小动物和不同的颜色。
2.感知上下的空间关系。
重点难点:
宝宝按颜色将小动物分类,感知上下空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1.教学大叔“认知游戏”《动物的家》
2.宝宝用书人手一本
活动过程:
1、 出示教学大书,引导宝宝说一说画面上有什么。
——引导宝宝观察屋顶,以及屋子里分别有哪些动物。
2、 引导宝宝安颜色将小动物分类。
——可鼓励宝宝说一说小动物家的们是什么颜色的。
——引导宝宝说一说蓝色、红色的们里分别住着什么动物。
3、 引导宝宝安上下位置将动物分类。
——用纵向比较的方法,分左右请宝宝说一说楼上、楼下分别住着谁。
4、 出示宝宝用书,可引导宝宝指一指、说一说红色的们里住着谁,蓝色的们里住着谁,楼上住着谁,楼下住着谁。
——若宝宝比较楼上楼下或门的颜色时有困难,可帮助宝宝遮挡其余的一半。
——若宝宝能力强,可引导宝宝边指边说一说小动物是住在楼上或楼下的,它的门的颜色等。
5、 可引导宝宝说一说自己班的教师或自己家的房子时在楼上还是楼下,门的颜色是什么。
我的宝贝
一、活动目标
1、知道那些是属于自己的宝贝。
2、愿意在集体中介绍自己的宝贝,同时淡化分离焦虑。
3、明确书包的用途,初步学习背书包的方法。
二、活动准备
1、书包每人一个
2、水壶和蜡笔若干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创设情景,引出主题内容。
教师:今天早上乐乐小朋友遇到一个大难题,爸爸妈妈为她准备了许多宝贝,可他不知道哪些宝贝可以带到幼儿园来,我们一起来帮助他好吗?
2、教师出示图片或者视频,请幼儿帮忙挑选合适的物品。
(1)乐乐可以吧哪些物品带到幼儿园来呢?
(2)哪些物品是爸爸的?哪些物品是妈妈的?
3、教师演示动画,让幼儿讨论其中物品是否可以带到幼儿园。
(1)请小朋友们帮忙找到可以带到幼儿园的五件物品。
(2)饼干可不可以带到幼儿园呢?
4、请背来书包的小朋友介绍自己书包里的物品,阴道幼儿了解书包的用途。
(1)谁背书包来幼儿园的?你的书包里有哪些宝贝呢?
(2)小朋友们为什么要背书包来幼儿园?
5、初步学习背书包的方法。请幼儿展示自己背书包的方法。
四、活动延伸
将书包、图书、水壶、玩具等不同的物品放到益智区,供幼儿练习分类,复习背书包的方法。
五、活动总结
引导幼儿学习区分自己的宝贝,什么东西是属于自己的,在上幼儿园时哪些东西是不能带到幼儿园的,家长和老师都要引导和监督幼儿,教会他们背书包的意义是什么。通过本次活动打扮分有人都该清楚书包是装个人物品的,上幼儿园就要背上书包。
活动目标:
1、感知白天和夜晚的不同。
2、能将太阳和月亮的贴纸粘贴到相应的画面中。
重点难点:
白天和夜晚的不同将太阳和月亮分别粘在画面中相应的地方
活动准备:
1.游戏《白天和夜晚》
活动过程:
1、出示游戏本的画面,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宝宝观察画面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2、结合宝宝已有的生活经验,请宝宝说一说在白天和夜晚能看见什么。
3、鼓励宝宝将太阳和月亮的贴纸分别贴在白天和夜晚画面中相应地方,观察并适时指导。
——引导宝宝观察太阳和月亮的贴纸,说一说什么时候能看见太阳,什么时候能看见月亮。
——不必要求宝宝粘贴在位置非常准确。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