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

中班教案

时间:2024-06-13 21:25:10
【推荐】中班教案锦集8篇

【推荐】中班教案锦集8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快跑、钻、敏捷的反应能力。

2、提高幼儿三人合作进行游戏的能力。

3、培养幼儿学会为别人取得胜利而高兴的良好心理品质。

4、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5、安静倾听同伴的讲话,并感受大家一起谈话的愉悦。

【活动准备】

兔头饰若干,大灰狼头饰一个,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小兔子(幼儿)分散站在场地中间,在兔妈妈(教师)的带领下做自编的小兔操节。

2、队列练习:四队走——两队走——大圆走——左右分队走——一队一队走。

二、基本部分。

1、介绍游戏名称。

2、游戏玩法:选出两名幼儿分别当没有窝的小兔和大灰狼,其余的人按三人分成几组,两人围成圈,一人当窝中的兔,每组相距3—6步,游戏开始,教师与幼儿齐念“小朋友来游戏,我们来帮兔找窝,一、二、三。”喊一时,兔即刻逃跑,喊三时大灰狼开始追捕。这只兔为了自救,可以向任何一个窝里跑。这时窝里原有的兔要马上向外逃跑,大灰狼继续追,如果被大灰狼捕到的兔,两人就另换角色。

3、幼儿进行游戏。

4、教师小结游戏情况,并表扬找到窝的兔子取得胜利,全体幼儿祝贺他们。

5、幼儿再次游戏。

三、结束部分。

复习游戏“螺旋走”。

教学反思:

游戏是最适宜于促进幼儿主体性和个性化教育的形式,因此,教师应积极地将理念转化为行为,注重在活动中观察、捕捉幼儿的兴趣,把握时机及时引导,促使孩子们更深入进行游戏,让孩子在健康游戏中得到更多的发展。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2—4的相邻数,知道找比一个数多1和少1的数。

2、初步理解相邻数两数之间的等差关系。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交往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1、1—5的数卡若干。

2、房子图5幅(上分别用1—5的圆点作标记,活动课前在黑板上贴好,用报纸遮盖.)大数字1—5各一。

3、操作材料、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起幼儿兴趣,理解相邻数的简单关系。

1、师:小朋友们都有邻居吗?(有)现在,请小朋友互相说说你旁边的邻居好吗?(幼儿互相说。)

2、小朋友们有邻居,数字宝宝也有邻居呢。今天,我们班除了客人老师外,还有几个数字宝宝也来了,我们来看看,他们是谁?(出示大数卡1—5)。数字宝宝1、2、3、4、5是好朋友,都在数字王国买了新房子,我们来看看它们的新房子漂不漂亮。

3、(掀开报纸,展示房子图),今天数字宝宝们就要搬家住进新房子了,可是它们买的房子样子都是一样的,它们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住在哪一栋房子,中班的小朋友很聪明,它们几个好朋友今天来我们班就是想请小朋友帮帮忙,把它们送到新房子里去,你们愿意帮助它们吗?

4、请5名幼儿上前把数字宝宝送进新家,大家说说送得对不对,为什么?

二、引导幼儿认识相邻数。

1、数字宝宝住进了新房子,我们来看看数字宝宝2的邻居是谁,好吗?2的前面是几?(是1),2的后面呢? (是3)。2比1多几个?(1个)。2比3少几个?(1个)。1和3是2少1和多1的数。1和3紧挨着2,像邻居一样是好朋友,象这样比一个数多1和少1的数就叫相邻数,相邻数就是比一个数多1和少1的数。(幼儿跟读相邻数)

2、现在小朋友来当数字宝宝做找邻居,也就是找相邻数的游戏好吗?(好),请小朋友从篓子里找出圆形数字卡片拿好,我们开始做游戏。

方法:请数字宝宝2(拿数卡2的幼儿)上前说:我是2,谁是我的好邻居相邻数,请快站出来(拿1和3的幼儿上前站在2的两旁,并请他们说说为什么是2的相邻数)。

3、同样方法认识3、4的相邻数。

4、小结:数字宝宝都找到了自己的相邻数,相邻数就是比一个数多1和少1的数,2的相邻数是1和3,3的相邻数是2和4,4的相邻数是3和5。

5、数字宝宝住进了新家,非常高兴,它们说我们班的小朋友真聪明。听音找数卡游戏。

幼儿人手一套数卡,老师拍手,幼儿仔细听教师拍几下,然后根据教师拍的次数快速找出数字卡片,并找出它的好朋友。

6、游戏:找朋友。

播放《找朋友》的音乐,幼儿胸戴1~4的数字卡,请挂数字2或3的小朋友说:“我的朋友在哪里?”与它们相邻两数的幼儿迅速站到他的两边。交换卡片,反复游戏。6、小朋友们真聪明,真勇敢,胜利闯过了第一关,恭喜你们.掌声送给自己,要闯第二关吗?(要)

7、闯关游戏填点卡。

就是让我们来添画圆点,给圆点找相邻数(出示操作卡片)。我们的卡片上中间都有圆点,每个小朋友的圆点不一样,请小朋友看清楚你的卡片上有几个圆点,就在它的前面和后面的空格内添画上比它少1和多1的圆点,也就是画出中间圆点的相邻数。好,我们开始行动吧!

幼儿操作,填点卡,老师巡回检查指导。

9、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本节课以幼儿易接受的语言、吸引幼儿的故事和好玩的游戏相结合,加深了幼儿的理解,使幼儿对数字产生了兴趣,但是在教学中,我把两个知识点放在一起教授,对中班幼儿来说,有点难度,幼儿掌握的情况不是很好。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产生了解不同行业的愿望,知道部分行业的职业特点。
  2、能向同伴介绍爸爸妈妈的职业和工作特点。

活动准备:
  1、爸爸图片,作为讲述的角色道具。
  2、幼儿带来代表爸爸、妈妈工作特点的物品一件,曾向爸爸妈妈了解过他们从事的工作。

活动过程:
一、听听爸爸的故事
  T:今天,我们这儿来了一位爸爸,这个爸爸可厉害啦!你们知道他是干什么的吗?我们一起来听听。(教师边出示角色形象"爸爸",边讲述有关爸爸的故事)
  T:你们现在知道这个爸爸是干什么的吗?
  你是怎么听出来的?交警叔叔的工作是什么啊?他需要穿怎样的衣服上班呢?
  T: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他都坚守岗位,指挥着马路上的行人和车辆。如果没有他们,会怎么样啊?
  二、说说我带来的故事
  1、T:我们小朋友都带来了爸爸或妈妈工作时经常用到的东西,请几个小朋友来讲讲爸爸妈妈的故事吧!
……此处隐藏2236个字……

它是怎么跳的?

个别:谁来学一学猴子的样子。(表现出猴子的调皮)

集体(站起来):我们一起来把猴子调皮的样子表现出来,比比哪只猴子最调皮。

引导孩子观察三只猴子衣服颜色的不同。

教师清唱:三只猴子在床上跳。

②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有一只猴子头上摔了一个包。

③小猴子从床上掉下来,谁会来?

看到小猴子摔在地上,妈妈的心情怎么样?妈妈着急的心情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现呢?谁来学一学。(个别)

看到床上还有两只猴子,她会说些什么呢?

教师清唱:妈妈急得大声叫:“赶快下来别再跳。”

集体(坐着学):我们一起来把妈妈的样子表现出来,看看谁最着急。

2、教师范唱歌曲的第二、第三段。

二、在参与表演的过程中学唱歌曲。

1、教师带领幼儿边唱歌曲边逐步出示图片。

你能和我一起把三只猴子发生的有趣事唱出来吗?

唱的时候,你觉得哪句最难呢?

化解难点:第二句十六分音符

2、边做手指游戏边演唱歌曲。

你想用小手玩“三只猴子”的游戏吗?

情感处理:第一句高兴第二句痛苦第三句着急。

3、边做动作边歌唱。

4、教师清唱歌曲最后一段,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第四段的氛围。

床上还有小猴子吗?猜猜她们去哪里了?

这间活动室哪里可以当作医院呢?

三、尝试分角色表演,表现歌曲有趣的情节。

1、三名幼儿扮演小猴子,一名幼儿扮演猴子妈妈,教师与其余幼儿演唱歌曲。

表现出猴子的样子(调皮、但是表演时要懂得保护自己哦!),观察图片(颜色)的暗示,妈妈送小猴子进医院。

2、幼儿分角色表演。

现在所有孩子都表演了,谁唱呢?(客人老师和我们一起唱。)

现在还是三只猴子吗?我们应该怎么唱?

请你先想好,你想扮演穿什么颜色衣服的猴子,绿猴子第一个摔下去(黄衣服——红衣服)

四、知道不能在床上跳,要学会保护自己。

你们觉得歌曲里的这些猴子在床上跳着玩,安全吗?

小结:我们不要在高的地方跳,头上就不会有包包,保护自己很重要,做个健康的乖宝宝。

五、结束活动。

我们都知道不能学歌曲里的“三只猴子”了,等一会你可以把这首歌唱给别的朋友听,别忘了告诉他,也要学会保护自己哦!

幼儿儿歌中班教案篇二

好伙伴(附儿歌)

目标:1、理解儿歌内容,学习有表情地朗诵

2、感受与好朋友友好相处的快乐

重点:理解儿歌,表现儿歌

难点:学习与伙伴友好相处

准备:1、小狗,小鸭,娃娃的贴绒或磁性教具及相应的头饰

2、小班小册2号挂图

过程:

一、通过谈话引题

1、小朋友,你们有好朋友吗?你的好朋友是谁?

2、你看到好朋友时会怎么说,怎么做?

3、师小结幼儿所说的:“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并且都有不同的交友方式那么你们知道小动物是怎么交朋友的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欣赏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1)教师演示教具,朗诵儿歌

提问:儿歌中谁和谁是好朋友?

(2)教师再一次演示教具,朗诵儿歌

提问:1、儿歌中两只小狗见了面是怎么做的?

2、小鸭见了面是怎么做的?

3、两个娃娃见了面又是怎么做的?

三、学习儿歌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这首儿歌。”

(1)请幼儿进行集体跟诵

(2)集体朗诵、男女分组朗诵

四、表演

分别请幼儿分别戴上小狗、小鸭、娃娃头饰,找一个好朋友表演儿歌。

附:儿歌

好朋友

两只小狗见了面,

互相亲亲鼻子尖;

两只小鸭见了面,

尾巴摇摇头点点;

两个娃娃见了面,

亲亲热热把手牵。

中班教案 篇8

总目标:

1、知道照相馆的基本玩法,能创造性地表现周围的生活。

2、通过想象,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引导幼儿不断加强各角色区的联系,丰富游戏的情节。

3、学会协商分配角色,能与同伴联合游戏,增强幼儿的规则意识。

4、巩固幼儿听到信号马上和同伴共同收拾玩具的习惯。

第一阶段材料准备:

幼儿共同收集照片、玩具照相机以及娃娃家等角色所需的物品指导要点:

1、谈话:"你照过相吗?""你到哪里去照相呢?"引导幼儿回忆照相的经过。

2、引导幼儿说说照相馆应该怎么玩。

3、出示游戏物品,引导幼儿想象,创造性地游戏。

重点指导:

A、合理使用材料,创造性地使用材料进行游戏

B、大胆想象进行游戏

C、加强各角色间的联系。

4、结束:收拾游戏场地,引导幼儿参与评价你玩的开心吗?遇到什么困难?你是如何解决的?

情况记录:

由于幼儿对照相馆的感性经验不是非常丰富,所以在游戏中,幼儿的游戏情节较简单,幼儿只是忙着拍照、洗照片,很少有幼儿会要求化妆等。

对策:

请家长带领幼儿参观照相馆,丰富幼儿对照相馆的有关经验。

第二阶段新材料:方形插塑、纸花、画纸指导要点:

1、回忆上次游戏的情况,探讨本次游戏的玩法。

A、照相馆的客人太多,应该怎么办?

B、应如何给客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2、幼儿自主选择角色游戏重点指导:

A、利用方开形材料制作照相机,并利用纸花等材料来给客人打扮,并引导客人摆好造型拍摄。

B、画想师利用画纸给客人画出他们的相片

3、师幼互评游戏情况

4、收拾材料场地情况记录及策略:

本次游戏,幼儿的游戏情节比上一次更丰富了,幼儿能主动的要求化妆等等。

在游戏中,有的幼儿跑来跑去,问他在干什么,他说他在给客人找一个漂亮的背景,于是我引导幼儿生成一个新游戏内容:外景拍摄第三阶段新材料:大张的背景图、方形纸、纸盒等指导要点:

1、针对上次游戏情况,提出本次游戏要求;应如何给客人提供更快更好的服务。应如何招揽客人。

2、幼儿自主选择游戏内容引导幼儿加强与其他角色的交往,如:到娃娃家去招揽客人;服务上门,给幼儿园的小朋友们照相等。

3、组织幼儿评价游戏

4、针对本次游戏,想象下次游戏时可以增加的游戏内容。

情况记录:

本次游戏之前,幼儿收集了很多旧材料用于游戏。游戏中幼儿能开展新的游戏内容,进行外景拍摄。摄像师能带领顾客选择自己喜欢的背景进行拍摄。

《【推荐】中班教案锦集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