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

母鸡教案

时间:2024-06-13 21:27:54
有关母鸡教案合集5篇

有关母鸡教案合集5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母鸡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母鸡教案 篇1

教案示例

教学目的:

1.认识15个生字,学写3个生字。能用“愿意”口头说一句话。

2.熟读《小母鸡种稻子》,分角色表演,懂得劳动最光荣。

3.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15个生字,熟读《小母鸡种稻子》。

2.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具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动物头饰、动物头像、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入

同学们,你们听,小母鸡在邀请你们呢!(出示小母鸡头像,录音:小朋友们,我是小母鸡,春天我种下一些稻子,到了秋天,就收获了许多稻子,做成了又香又甜的白米饭,你们愿意来我家做客,尝尝我的劳动成果吗?可是,小鸭、小猫、小猪却不好意思来,这是为什么呢?)(贴小动物的头像)请同学们快快打开书,原因就藏在书里面。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读课文,用喜欢的符号划出不认识的字。

自主学习:用喜欢的方法学习生字(听老师、同桌读,看拼音读生字,问别人,猜一猜生字。)

(点评:通过一个学期的训练,学生已掌握了识字的几种方法,知道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方法;知道自己喜欢用哪种方法。所以应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择识字方法学习。这里加入了猜生字的方式,更体现出随文识字的优势。)

过渡:小母鸡通过辛勤的劳动,收获了那么多稻子,你们通过辛勤的劳动,能把这些字都认识吗?

(三)指名三位学生与老师分别读四个自然段,其他同学手指课文听。(听读识字)

过渡:小母鸡见你们学的这么好,她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录音:到我家来做客,我可有个条件:这节课,你们要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会这15个生字,还要帮助有困难的同学也来学会。你愿意帮助小伙伴吗?)

(点评:用学生喜欢的小母鸡来提出小组合作的要求,学生乐于接受,在合作中互相帮助,学会倾听,学会欣赏,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同桌互读,(一人指读,一人听,再轮换。)

提示:听出错误怎么办?(快把正确读音读给他听一听)学会的字打“√”,课后写在采集本上。

(点评:怎么帮助别人,只有美好的愿望是不行的,老师应及时提出帮助的具体方法,让学生知道怎么做,把合作学习落到实处。)

(五)以小组(同桌为一组)为单位比赛,读课文,读后说说你帮他认识了哪个字。

师:读得多好呀!你们真会合作,帮助别人,自己也得到了快乐。小母鸡也想和小伙伴一起劳动,她是怎么跟小鸭、小猫、小猪说的呢?

三、细读课文,巩固所学字词

(一)用直线画出小母鸡的话,幻灯出示。

你愿意和我一起种稻子吗?

你愿意和我一起锄草吗?

你愿意和我一起收稻子吗?

1.自由练习读句子,想一想应该怎么读。

听师范读,体会小母鸡非常有礼貌。

你愿意帮助同学读好这几句话吗? 同桌互读。

指名读,学生评议。(教育学生说话要有礼貌。)

2..课件放大“愿意”两字,认真观察“愿意”,你发现了什么?(从心里愿意,所以是“心”字底,刚才同学们从心里很愿意帮助小伙伴。)

3.谁愿意再读读这三个句子?你能邀请你的同桌一起来读吗?

(二)小动物们是怎么回答的呢?用你喜欢的符号画出小动物的话。(.课件出示)

锄草太辛苦,我怕手起泡!

收稻子太辛苦,我怕弄得满身土!

1.自由练读,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2.喜欢读哪句就读哪句,学生评读(注意“太”字的语气,体会劳动不能怕脏、怕累)

3..课件放大“怕”字,你怎么记?(从心里怕,所以是“竖心”旁。)

4.三句连起来读,你发现了什么?(要想做成又香又甜的白米饭,就要经过种稻子、锄草、收稻子三个阶段,真是太辛苦了!)

种稻子太辛苦,我怕弯腰!

锄 草太辛苦,我怕手起泡!

收稻子太辛苦,我怕弄得满身土!

(出示三幅劳动的场景)

5.四人一小组,分角色表演,自由选择角色。

过渡:这篇课文的生字太多了,我真怕你们记不住,你们记住了吗?下面我们来一个“眼力大比拼!”

(三)复习巩固生字(游戏)

1.看谁读得快!.课件随机出示生词(自由选择对手比赛)。

2.看谁认得准!字宝宝也跑出来让我们认一认。(两人把字卡分别放在背后,裁判数一、二、三,出示字卡,谁先读出对方的字卡谁赢。)

3.看谁有发现!观察:

猫 和

猪 种

通过观察发现字的规律,找到记字方法。

母鸡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的情感经历。

2、邻居母鸡的生活习性及伟大的母爱在母鸡身上的具体体现。

3、比较本文与《猫》在写法上的异同点。

【教学过程】

一、交流见闻,导入新课

1、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母鸡的见闻。

2、导入新课:

猫是一种很平常的小动物,可是在热爱社会的老舍先生看来,却如同一个既可爱又淘气的孩子。那么,老舍眼里的母鸡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老舍先生的另外一篇文章《母鸡》。

二、自读自悟

1、师生共同制定阅读目标:

⑴ 圈出生字词:

读准字音。

⑵ 认真朗读课文:

达到读流利、读正确。

⑶ 弄清课前“导读”中提出的两个问题:

① 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是一致怎样的'母鸡?

② 比较一下,本文和《猫》两篇课文在写法上个有哪些特点?

2、自主阅读,边读边批注。

三、汇报交流,品评母鸡之长短,体会作者之喜恶

1、再读课文,小组讨论:

⑴ 文中直接写作者对母鸡由讨厌到不讨厌这一情感变化的语句有哪些?

⑵ 作者分别通过哪些具体事例写母鸡的讨厌与不讨厌?每个事例各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概括。

⑶ 联系上文和生活体验谈谈自己对第九自然段的理解。

⑷ 句子辨析: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可改为“我不再讨厌母鸡了”吗?为什么?

2、全班交流。

3、同组合作,有感情朗读课文。

四、分辨褒贬,积累词语

1、思考讨论:

作者在表达自己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的感情变化的过程中,遣词造句的感情色彩也发生了变化,找一找,读一读,品一品。

2、分类摘抄词语:

把自己欣赏的词句按褒与贬两类,摘抄在“采蜜本”上。

五、反复回味,走近老舍

1、师生对话,交流各自读过《猫》和《母鸡》后,对老舍及其作品的看法。引导学生初步学习赏析名篇的方法。

2、找一篇老舍先生的其他文章,和好朋友一起读一读,然后互相交流阅读体会。

【课后小节】

当我读这一课时,被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的精神所感染,因此我并没有过多的讲解,而是抓住作者对母鸡的态度有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为主线,进行交流、体会,最后我还推荐了课外阅读《麻雀》《柱子上的母鸡》。

母鸡教案 篇3

游戏目标:

1、学习有弹性的声音表演叫鸣声。

2、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喜爱,锻炼幼儿的创编思维

3、原有的基础上加入乐器响板,进行表演

游戏准备:

乐谱、钢琴、母鸡头饰、大灰狼图片、响板每人2块

游戏过程:

一、教师放音乐《小小蛋儿把门开》,让幼儿听音乐做小鸡动作进入活动室。

二、导入

1、刚才我们唱的是什么歌曲?里面的小鸡长大了会变成什么呢?(幼儿自由回答)

2、今天我们来说说母鸡,你们见过吗?

3、它怎么叫的呢?(自由回答)

三、今天老师用另外一种叫法来让小朋友学学。并出示乐谱: 咯咯 嗒︱咯咯 嗒︱(配上响板)

1、请幼儿从椅子下面取出响板学一学。

2、我们还可以换一种方法叫,教师引导幼儿创编不同的声调,并加上响板来表演。

比如开心了:●● ˉ︱●● ˉ︱(响板敲的响)

伤心:●● ~︱●● ~︱(轻轻的敲)

找窝:●● 、︱●● 、︱(时快时慢,表现出焦急的样子)

生蛋:●● ↓︱●● ↓︱(表现出没有力气的那种)

凶:●● ∧︱●● ∧︱(敲的有力)

3、个别幼儿上来进行表演。

四、在原有的声调上加入动作和响板的声音:

找窝→要生蛋了→生蛋中→生完蛋开心的叫。(重复表演几次)

母鸡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自主积累词语若干个。理解“颤颤巍巍、如泣如诉”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朗读全文,边读边思,了解作者从讨厌母鸡到不敢再讨厌的原因。

3.通过阅读,能发挥想象,知道母鸡叫声所表达的意思。

4.从课文中母鸡动作的描写,体会母鸡爱护小鸡雏的那种伟大的母爱。

教学准备:

1.多媒体演示。

2.课前材料收集。

教学过程:

一.通过谈话,揭示课题:

1.师述:生活中,你们对母鸡的印象如何?

2.揭题:34.母鸡

(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出示)读文思考:作者对母鸡是怎样的态度?分别在文中的哪几小节进行了描写?

2.交流。

(板书)讨厌不讨厌

(1-----3)(4-----7)

三.学习课文,深入感悟:

(一)学习第一段:

1.作者为什么讨厌母鸡呢?请同学们默读1----3节,然后用自己的话来说说。

2.(出示)理解词语:

颤颤巍巍,如泣如诉。

师述:能照着“如泣如诉”的样子再写两个词语吗?(如火如荼,如痴如醉)

3.那么想想一下母鸡想用声音告诉人们什么呢?

(出示)母鸡受了一点惊恐,它由前院咕咕到后院,由后院再咕咕到前院,好像在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学习第二段:

过渡:作者为什么不再讨厌母鸡了呢?

1.四人小组学习,找出有关语句,认真读读,体会体会。

2.重点指导第五节。

(1)(出示)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

没有可怕的东西。一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

歪着头儿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2)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

(3)

(出示)挺着身儿预备作战。()

看看前,看看后。()

(4)(出示)母鸡听到什么东西响了一声,立刻警戒起来,咕咕地警告鸡雏,好像在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是一只怎样的母鸡?

(板书)爱

4.选一节你最喜欢的小节读读,再次体会伟大的母爱。

四.领悟中心,情感升华:

1.引读课文。

(出示)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2.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3.在动物世界中,人类世界中,这样的母亲还为数不少呢!

(多媒体展示,情感共鸣)

4.小组内故事交流,体会母爱。

(音乐)

(附全文板书)

34

母鸡

讨厌

不讨厌

母鸡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仔细阅读绘本,大胆讲述自己对故事的理解,感受绘本的幽默。

2、能根据音乐节奏和故事线索大胆进行模仿表演。

3、有对音乐游戏的兴趣,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已熟悉绘本故事及音乐。

2、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

3、视频音乐。

活动过程:

一、阅读绘本,熟悉故事情节。

1、教师带领幼儿跟随音乐入场。

2、交流:有哪些小朋友喜欢散步呀?你散步的时候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

3、引入绘本:今天王老师准备和小朋友们一起来读一本关于散步的绘本,书名叫《母鸡萝丝去散步》。

4、师:母鸡萝丝去散步究竟会发生一些什么事情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5、幼儿自主阅读。

6、教师提问:发生了什么事?

二、观看视频,根据音乐模仿母鸡萝丝和狐狸。

1、幼儿观看视频。

2、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模仿表演母鸡萝丝散步和狐狸。

三、为动画配音,增添幽默色彩。

1、师:狐狸太倒霉了!瞧,它出师就不利,被钉耙打了,钉耙打在狐狸的头上会发出什么声音呀?掉进池塘呢,又会发出什么声音?引导幼儿尝试加入拟声词。

2、完整欣赏动画,幼儿自由为边跟读边配音,感受绘本幽默有趣。

四、自主扮演角色表演,进一步体验、感受绘本幽默有趣。

1、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自己来扮演母鸡和狐狸来表演一下这个故事?

2、幼儿自由选择角色,表演故事。

3、集体表演故事。(表演时可边讲述故事,边表演,加强故事趣味性)

五、结束:教师带领幼儿模仿母鸡萝丝和狐狸散步退场。

《有关母鸡教案合集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